2020-08-21 10:50:35 三门峡人事考试网 //sanmenxia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华图教育
【导读】华图三门峡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:2020年三门峡公务员考试行测刷题每日一练及解析(8月21日)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如有疑问请加【交流群汇总】 ,更多资讯请关注三门峡华图微信公众号(smxrskszx) 。
1、正确答案:B
解析
第一步,看提问方式,本题属于选是题。
第二步,找关键信息。
①只在重力作用下;
②从静止开始下落。
A项:树上红枣被摇晃落下,说明枣受到了外力作用,不符合“只在重力作用下”,不符合定义;
B项:细绳被磨断,说明铅坠“从静止开始下落”,也没有其他力干扰,且空气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,符合“只在重力作用下”,符合定义;
C项:被导弹击中,说明敌机受到了外力作用,不符合“只在重力作用下”,且敌机正在飞行,不是处于“静止”状态,不符合定义;
D项:传过来的毽子,说明毽子受到了外力作用,不符合“只在重力作用下”,且毽子正在运动过程中,不是处于“静止”状态,不符合定义。
因此,选择B选项。
2、正确答案:C
解析
第一步,观察选项,确定首句应从②④⑤中选择。
根据题干可知,应该是先“父母离异”,再“母亲患重病”,后“立志学医”,即首句为④,排除B、D项。
第二步,观察分析剩余选项,尾句应从①③中选择。
根据题干可知,“被录取”应该发生在“攒学费”之前,即尾句为①,排除A项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3、正确答案:C
解析
第一步,确定题型。
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,确定为分析推理。
第二步,分析条件,进行推理。
题干说甲、乙、丙三人的预测都只对了一半,利用代入法验证。
A项:代入后,丁第一,乙的前半句为假,则剩下的后半句“丁第四”为真,但是与选项信息“丁第一”冲突,错误;
B项:代入后,丙第一,则甲的前半句为真,后半句“甲第三”为假,说明甲不是第三,乙的前半句“乙第一”为假,说明后半句“丁第四”为真,丙的两句话“丁第二”为假、“丙第三”为假,不符合题目要求一真一假,错误;
C项:代入后,乙第一,甲的前半句“丙第一”为假,“甲第三”为真,乙说“乙第一为真”,则“丁第四”为假,则丁不是第四,丙说“丙第三”为假,则“丁第二”为真,综合为“甲第三、乙第二、丙第四、丁第二”,正确;
D项:代入后,甲第一,甲说的前后两句均为假话,错误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4、正确答案:B
解析
第一步,观察特征。
每幅图中都有相同数量的黑圆和黑色三角形,优先考虑功能元素。
第二步,根据规律进行分组。
观察发现,①②⑥中黑色三角形所在面均由直线和曲线构成,③④⑤黑色三角形所在面均由直线构成,并且其中轮廓图形,就是在不考虑每个图形中的黑圆和黑色三角形,只看每个图剩下部分的笔画数。①②⑥图形为两笔画图形,③④⑤图形为一笔画图形,分为两组。
因此,选择B选项。
5、正确答案:D
解析
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,确定逻辑关系。
A项:“半途而废”指中途停止,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,有始无终,“坐井观天”比喻眼界狭小,见识短浅,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,“前程似锦”形容前途十分美好,“对答如流”是指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,形容反应快,口才好,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,排除;
B项:“滴水不漏”比喻说话、做事十分周密,没有漏洞,与“坐井观天”无明显逻辑关系,“高瞻远瞩”比喻眼光远大,与“对答如流”无明显逻辑关系,排除;
C项:“异想天开”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,与“坐井观天”无明显逻辑关系,“运筹帷幄”指制定作战策略,引申为筹划、指挥,与“对答如流”无明显逻辑关系,排除;
D项:“孤陋寡闻”指学识短浅,见闻不广,因为“坐井观天”,所以才会“孤陋寡闻”,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,“胸有成竹”比喻办事以前,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,因为“胸有成竹”,所有才会“对答如流”,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,前后逻辑关系一致,符合。
因此,选择D选项。
6、正确答案:B
解析
第一步,观察特征。
组成元素相同,每一幅图中黑块和空白发生明显位置变化,考虑平移。
第二步,一条式,从左到右找规律。
从左到右,空白沿着外框依次逆时针移动一格,正中间的黑块不动,外圈的黑块沿着外框依次顺时针移动2格,只有B项符合。
因此,选择B选项。
7、正确答案:D
解析
第一步,确定题干逻辑关系。
“关羽”是“《三国演义》”中的人物,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出自“《三国演义》”,用以形容“关羽”的忠肝义胆,三者属于历史人物、出处以及典故之间的对应关系。
第二步,辨析选项。
A项:“《洛神赋》”是“曹植”创作的辞赋,二者属于作者与作品的对应关系,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”出自“《洛神赋》”,用以形容洛神的美态,而非“曹植”,排除;
B项:“《满江红》”是“岳飞”创作的词作,二者属于作者与作品的对应关系,“壮志饥餐胡虏肉”出自“《满江红》”,表达了对异族侵略者的愤怒和誓要杀敌的决心,排除;
C项:“《论语》”主要记录的是“孔子”及其弟子的言行,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出自“《论语》”,用以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,一去不复返,排除;
D项:“杨玉环”是“《长恨歌》”中的人物,“回眸一笑百媚生”出自“《长恨歌》”,用以形容“杨玉环”的美丽,三者属于历史人物、出处以及典故之间的对应关系,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,符合。
因此,选择D选项。
8、正确答案:B
解析
第一步,确定题型。
根据题干关键词“必须”等,确定为翻译推理。
第二步,翻译题干。
①小康社会→改革开放
②改革开放→全面法治保障
③¬党的全面建设→¬依法治国
由①②递推,可得:④小康社会→全面法治保障
第三步,进行推理。
A项:“加强党的建设”是对③的“否前”,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,排除;
B项:“没有党的全面建设”是对③的“肯前”,根据“肯前必肯后”,可得到:“¬依法治国”;“¬依法治国”是对④的“否后”,根据“否后必否前”,可得到:¬小康社会,可以推出;
C项:“依法治国”是对④的“肯后”,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,排除;
D项:“不能全面改革开放”是对②的“否前”,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,排除。
因此,选择B选项。
9、正确答案:C
解析
第一步,确定题型。
根据题干关键词“必要条件”等,确定为翻译推理。
第二步,翻译题干。
①成功→重要事务
②细节→成功
由①②递推,可得③细节→重要事务
第三步,进行推理。
A项:前提指必要条件,题干中明确指出成功的必要条件是重要事务,而不是细节,排除;
B项:“不成功”是对①的“否前”,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,无法推出是否做好重要事务,排除;
C项:“成功”是对②的“肯后”,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,所以推不出是否处理好了细节,即“不代表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”,可以推出;
D项:“细节”是对③的“肯前”,根据“肯前必肯后”,可得到“重要事务”一定成立,即“处理好了细节,但没做好重要事务”这种情况不存在,也就无法继续推出结论,排除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10、正确答案:B
解析
第一步,确定题型。
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,确定为归纳推理。
第二步,辨析选项。
A项:在线调查和其他调查形式之间进行重要性的比较,在题干中没有涉及,话题不一致,排除;
B项:题干主要讨论民意调查的主要形式为在线投票,又指出这种调查的缺点是:忽略掉了没有上网习惯的人群的意见,而这些意见对结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,说明在线投票不能完全反映民意,可以推出;
C项:指出街头访谈等调查方式的实现困难程度,题干中没有涉及,话题不一致,排除;
D项:指出在线投票结果可以反应民意,和题干内容不一致,排除。
因此,选择B选项。
以上是2020年三门峡公务员考试行测刷题每日一练及解析(8月21日)的全部内容,更多关于三门峡公务员,公务员考试,每日一练快讯信息敬请关注三门峡人事考试网频道。
本文标签: 公务员考试 三门峡公务员 每日一练 (编辑:三门峡刘小图)华图教育官方微信
华图总部: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010-68296100
联系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
华图分校:河南华图郑州黄河路交卫生路向北三叉口东50米路北华图教育培训基地
(红旗路交卫生路东50米路北)
客服热线:0371-87096515